城市規劃資訊網
移動版  |  純文字版  | 
字體調整: small normal big  | 
  

您在此: 主頁 >> 城規資料

 

新城CDE區建低碳居住示範區



新城CDE區建低碳居住示範區
整合氹仔北岸線構綠色休閒內湖

新城C、D區位處氹仔半島以北,新城E區位處氹仔半島東北角,北端乃城市海上門戶,毗鄰各大型交通基礎設施,研究團隊把整體功能區位定為“低碳居住示範區”、“濱海綠廊”及“交通樞紐”,提出將新城C、D區建造為公共配套設施完善的低碳居住示範區,提倡步行及使用單車,推動綠色交通。新城E區則主要為交通樞紐。

新城C、D區位於氹仔島北面,以約百米水帶和氹仔半島分隔,毗鄰十字門水道,面積分別約33和59公頃。新城E區位於氹仔半島東北角,分新城E1、E2兩區,面積分別約53和20公頃。新城E1區毗鄰興建中的北安客運碼頭、北安工業區;新城E2區東南面緊接澳門國際機場。

經綜合分析,研究團隊把新城C、D、E區整體功能區位定為“低碳居住示範區”、“濱海綠廊”及“交通樞紐”,提出了兩個規劃草案,其中草案一規劃人口容量為40,000人,密度約2.4萬人每平方公里,提供約13,000個住宅單位。此草案提出沿C、D、E區北岸建設濱海綠廊,佈置公共設施、綠化帶及單車道。當中,新城C區以居住用地為主、新城D區以商住用地為主,城巿肌理為傳統街廊佈局,天際線輪廓亦較為平緩,保障山海視覺聯繫。交通佈局上,在區內北岸構建東西向的濱海休閒帶及步行徑,各區建立慢行系統,兼顧居民出行及休閒需要,輕軌氹仔北環線將由第四通道向西經過新城D區及E1區,共設三站,其沿線均開發複合功能的地下空間,建設便捷多元的交通設施。

草案二規劃人口容量約67,000人,密度約4.1萬人每平方公里,提供約22,000個住宅單位。規劃上以新城區與氹仔北之間的區域為核心,形成功能和景觀互補,構建九個發展組團,其公共綠地以內湖為核心,以綠道聯繫南北岸線。當中,新城C、D區均以居住用地、商住用地及綠地公園為主,城巿肌理為規劃有序佈局,建築高度呈西高東低,整體天際線富有動感,並會融合未來珠海十字門的規劃發展,形成景觀呼應。區內的慢行系統以內湖區為核心,三區均設有步行徑與氹仔城區聯繫,輕軌氹仔北環線由第四通道向西貫穿新城C、D及E1區,共五站。此外,新城E1區北端地下空間將用作巿政基礎設施。

兩個草案均設有教青、社服、體育、醫療、市政、政府機關、基礎建設等公共設施,此外還有多個共通點,包括:提出將新城C、D區建造為配套完善的低碳居住示範區,提倡步行及使用單車,對私人機動車實施不同程度限制,建設成綠色交通示範區。新城E區則為交通樞紐,用地以商住用地、商業和辦公用地、巿政設施用地、綠地公園為主。

回到頂部
 回到頂部

最後修訂日期:2024/04/25